截止至2022年3月,德福仁智性情教育实修班奖学金项目完满结束。项目核心课程后,项目工作人员对每位学员开展回访工作,了解学员及其家人朋友对参加项目后的感受和收获。感谢邢印夺学员和他的家人愿意向大家分享项目的回访访谈。本期,我们先听听邢印夺学员本人的反馈。
整个课程中让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?
实修班三个月的课程中,感动和印象深刻的人事和场景都太多了,无法忘怀的是身处当下的那种感动。开学当天,有一个收礼物的环节,让我感受到老师们的用心以及整个场面都很温馨,看到老师写给我的一段话,我觉得那段话直击中我的内心,因为那就是我“病症”的药方。在那一瞬间,我感受到被理解,被接纳,被关怀。
父母四心的课程,对我来说亦是非常的触动和深刻。因为这一环节的安排,包括后续制作视频,给父母写信,给同学讲述与父母之间的故事。这一系列的课程走下来,一下子让我放下多年对于父亲的怨恨。今年过年回家,唯一一次在家没有跟父亲发生争执,我想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有不耐烦或者抱怨了。其实,我现在能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从原生家庭,从父母那里带来的一些东西。但是,我也知道这是我后续要修行的功课。对于父母,更多的是体谅和接纳,体谅他们在以前的年代生养我们的不易,接纳已经产生的这些负面的链接。从我开始,有意识的切断这种负面链接,不再传递下去。其实这三个月对我来说,真的是一个大的翻转,让我重新拾起面对生活的勇气,承担起面对家庭的责任。

学员在课程中
您觉得课程的哪个部分自己参与最多?
第一部分的课程参与度更高。课程中有许多自身体会与感受的部分,那都是自己亲身经历,我看到自己生命的局限和卡点。在过程中,不是老师指出我存在哪些问题,而是通过课程,让我自己感受到和看到。当然,这当中不乏老师的“设计”。比如在一次活动中,老师调整了我的位置,当时,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就是我心中是否有他人,当遇到信息不对称的时候,我有没有体谅与同情他人等等。第二部分的课程,扩展了我对于教育和生命的认知。参与课程时,我一方面反思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,另方面看到我自身问题的来源。只有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,才能更好的解决它。

参加完这个课程,您的感受是?
我的体会就是:参加这个课程,太值得了。能够在我的生命中有参加性情教育课程的经历,我觉得太幸运了。孟老师,实修班的四位带班老师以及付老师、蔡老师、美坤老师等,都无限感激。老师的言传身教,让我知道原来真正的教育是这样的。参加完课程,我觉得我和德福有了不可分割的连接,我生命深处的那一丝温暖是实修班的诸位老师留给我的。我想以后有机会,一定要常常回“家”。
通过参加这个课程,您的收获是?
之前我遇到问题就会产生情绪对抗,不沟通,现在也会有情绪,但是会及时的察觉,每次都学着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参与课程,我还学会了承担责任,不逃避。之前遇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,总是会说很多的理由,但现在是渐渐的学着去面对和承担,不再躲开和逃避。我还学会了使用个人日志、性情统合教育(0-18岁)理论;接转开教学法。通过学习,我提升了,或者说找回自己的感受力,感受他人,感受自己。面对生命,多了一份温暖与敬畏,也了解到健康的基础自我和有情环境建立的重要性。
参加这个课程后,对您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?这个改变对您来说,在未来的日子里,有什么意义/帮助/启发?
最大的改变就是接纳自己,不否定和自责,也不再苛责身边的人。自己有情绪的时候,能及时地察觉,并由责备的语气转为谈自己感受的方式,这让我避免了很多矛盾和冲突。现在,当我面对矛盾和冲突时,我不再自己再像之前那样拒绝沟通,而是想着怎么去表达自己,让对方理解。当面对别人有不同的意见时,我会及时察觉自己的情况,思考如何不与争论与辩论,尊重别人的意见,同理别人的想法和感受。我想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