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NEWS

成长分享 | 从今天开始,立心、立命、立志
来源: | 作者:德福仁智公益基金会 | 发布时间: 2022-04-01 | 3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前言:“德福仁智性情教育实修班奖学金项目”第二期于2021年10月11日正式启动,第二期实修班共收到30位学员的申请,经过筛选审核,最终资助8人。奖学金项目第二期已于2022年1月16日正式结营,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,学员们快速成长,并将自己的学习与成长感受记录成文。

以下是郑宝利学员的成长感受分享。

 

一眨眼,3个月就过去了,实修班的学习马上就结束了。真的很感谢在我生命中的这一次学习,让我收获了很多。还很清楚地记得第一天的开学典礼,孟老师发言,她说在现实和理想面前,她选的是理想,实修班的设立是里程碑的开始,我们是最幸运的一批学员。我们能坐在这里学习,是老师们智慧的创造,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,一条通往理想的光明的路。那天,孟老师在我耳边说,这是我最后一次学习了,我觉得这是给我的最大的鼓励,可能是我马上就真正的成长起来了,我的生命即将挺立了。

怀着万分的期待,我开始一点点融入实修班的各阶段学习。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,有一个课程让我特别深刻,那就是《我和我的家人》系列活动。从那次活动中,我深切感受到父母、兄弟姐妹都是想让我好的,我变好了,他们是最为我开心的。但是,我以前从来没有认真这样想过。之前我和父亲的情没有通,通过这个环节我才发现我的问题,我之前太任性,没有站在他的角度看事情,没有感受到他过往的经历,没感受他的苦和爱。一直在索取,不满足就生气,现在是时候该回报他们了,要让父母欣慰。其实他们要的不多,可能就需要几句暖心的话。

那一天,我当下就决定以后要多跟父亲沟通,把我所想的告诉他,让他了解我,我也去了解他,先把心打开,才能通情。随后我给父亲写了一封忏悔信,洗了100张照片寄给他……那一次,我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成长了。接下来,孟老师的性情统合教育系列课程,当其中讲到基础自我的时候,我的感受是很深的。原来孩子三岁之前他接受的所有讯息都进入他的生命最深处,一辈子被无意识控制。如果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比较紧张,他长大依旧会被幼时紧张的环境所影响,他会用无缘无故的恐惧去对抗外界,以此来保护自己。他也很想快乐、自由的生活,但是遇到和过往经历类似的人、事、物,就会失控、对抗,大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并以为都是别人的问题,给自己和亲人带来伤害。痛苦周而复始,他还会继续复制这个模式,一代一代的传下去。

郑宝利在课程中

虽然自己开始觉醒,准备改变,成长自己,道理学了很多,但过往的意识还是会控制大脑。遇到事还是不能冷静,所以要用心感受自己,看看自己最在意的的是什么,是匮乏还是恐惧,面对匮乏的自己、面对恐惧的自己、感受当下的自己,理解自己,倾听自己的心声,安慰自己,陪伴自己,告诉自己他又来伤害我控制我了,相信自己可以过去的,了解自己是受害者,时常去爱自己,越来越爱自己,有了爱的能力,再去爱亲人,爱朋友,把爱传递出去。

随着课程的深入,性情统合教育的十大阶段都学习完毕,每次通过跟同学复盘的练习,收获都很大。我很珍惜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机会,用心去听老师讲的内容,专注于当下,能完整的听懂老师讲的内容,我的心是喜悦的,是开放的,所以老师讲的每句话都刻在我心,每句话都是我成长路上的一道光,指引我前行的方向。

通过孟老师的理论再加上各个阶段一线老师带领的实操学习,对性情统合教育,我又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了。教育应该是全人生的,各个阶段不可分割的,每个阶段相互链接,相互影响,完整的开展。统合是儒家的精神,也是儒者的心量和担当;性情是儒家文化的核心,是我们共有的常态。得人身难,生在这片土地也很难,能学到性情教育更不容易,我一定好好珍惜。

 

最后的一个阶段,更多的是项目的落地与实操锻炼。通过学习项目策划案、流程表,我们对事前准备、事中环节、事后的收尾工作都细致地做了规划,每一步要做什么、什么时间做、谁负责、什么时候结束都非常明确。这可以让事件有序地高效地进行,让所有参与人员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,减少沟通成本,高效低碳地开展项目。通过付老师的生活智慧课,我学到很多成长的智慧——我们做的每件小事,都有大智慧,擦地板、叠衣服、做一顿饭等,都要用心去做,而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,做的过程就是禅。通过美坤老师的历史课学习和最后性情剧的彩排演绎,我对中国文化和儒家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
中国文化是参天地自然的力量,来开启人类生命中自强不息的动力。我们有着高度文明精神的生命基因,有着真正人格的自信,中华文明从孔子集大成开始进入了不可改变的方向。所有有幸接触到这个文化的民族,都会被触动并随行,让不了解它的人和恐惧它的人,都慢慢的被感动、被改变、被觉醒、挺立起来。这是因为它的真实、朴实、包容。历史证明了这一点,无论多难、多苦、多冲动,我们都是有希望的。虽然它经常被攻击、打倒、误解、歪曲、冷落,它都不放弃,它相信它是会变好的、会改变的、会觉醒的。它需要长时间的浸润和学习,只要进入了思考,必将被感动,走向光明,秦朝如此、元朝如此、清朝如此、民国如此、现在如此、未来亦是如此。

圣人用智慧,用生命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,我们有责任学习,守护,传道。

实修班马上就要结束了,我想这也是我新生命的开始。接下来我会坚持学习,进一步充实自己,把所学的性情心进行实践,用真实的生命面对每一个人,让自己真正的立心、立命、立志。

 

分享人:郑宝利


关注微信公众号
联系方式

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信诚路 31 号扬帆大厦 1 幢 906 室

联系电话:18928740102



COPYRIGHT © 2024,


www.dfrzfoundation.org.cn,all rights reserved 

版权所有 © 浙江省善仕大通公益基金会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